人們經常把
夏威夷和檀
香山(火奴魯魯)掛上鉤或混為一體,而不知道瓦胡島(oahu)和檀
香山的關系才最為密切。瓦胡島從面積上來說是
夏威夷群島中的第三大島,是世界旅游名城檀香山所在地。夏威夷州75%的人口集中在這里。
瓦胡島游覽重點有檀香山、珍珠港、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當然,海景沙灘、園林山谷、小商品集市和大型購物中心也可消磨很多時光。在游覽完茂伊島后,30多分鐘的航程將我們帶到了此次夏威夷之旅的最后一站——瓦胡島。
為人熟知的檀香山,是整個夏威夷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夏威夷州的州府。它的英文是honolulu,中文音譯是“火奴魯魯”,“檀香山”的由來是因早年此地盛產檀香木并大量運往中國而得華人之命名。這里氣候溫和、環境優美、高樓林立、游人如織,它的熱鬧繁華奢侈和極具人氣的程度一點兒不比
紐約、
舊金山差,或許過之。由此說來,夏威夷與檀香山掛鉤倒是很直觀,也體現了這個城市在夏威夷州的地位。
檀香山最大的特色是種族結構,當地土著、歐美、亞裔等不同族裔的人構成了一道流動的城市風景,印象深刻的是這里大量的
日本人。
意識中,美麗的藍天椰樹沙灘永遠是檀香山的名片。但做為一個現代化都市,一個重量級的旅游城市,在它的美麗繁榮中不乏擁擠和嘈雜,尤以威基基沙灘人滿為患。聞其名去時滿懷激動,親臨著名之地卻略感失望,海邊大量的高級賓館、商店、游人,使這里漸漸遠離那漂亮的名片。不過見仁見智,這里永遠是人們心目中的人間天堂,是喜歡熱鬧的人和朝氣蓬勃的年青人向往和熱愛的地方。
檀香山的唐人街恐怕是夏威夷僅有的華人聚居的地方,是我們到達瓦胡島最先光顧之地。本想逛逛街,再美美享受一頓晚餐,結果卻不如人意。街上很多店鋪都門窗緊閉,到處張貼著破舊廣告,最后找了一家小茶餐廳吃了晚飯。臨走,在街上看到排得長長的一隊人(倒也不都是華人,什么人都有),向人詢問后得知是領救濟的。這是個不好的信號,以至于后來特想吃地道中餐時也忍了忍沒到這里來。不過這不能概括唐人街的真實面目,畢竟才是短暫的一瞥。
緊鄰檀香山的珍珠港是令人心情沉重的地方,相信來夏威夷的人都會到過這里。1941年12月7日,設在珍珠港的
美國海軍基地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襲擊,從而爆發了太平洋戰爭,使
美國卷入了二戰。
珍珠港事件使得美軍基地損失嚴重,共有21艘艦船被破壞,死傷軍民3000多,僅擊沉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就有1177名軍人陣亡。美國政府在1962年修建了亞利桑那號紀念館,通體潔白的紀念館橫跨在長眠于水下的亞利桑那號殘骸上。紀念館橫跨在水下的亞利桑那號戰艦上,人們在館內的兩側觀看戰艦殘骸。紀念館盡頭是個小型紀念堂,墻上鐫刻著艦上死亡軍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