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要問過
加拿大草原三省的五個最大城市和其它一些中、小城市,沿途所見大致上有這樣一個印象,即落基山麓的阿爾伯塔省西南多牧場,往東、北是油田和谷物農業區。根據
中國國旅的資料介紹,這里的綠色地毯絕不是水平的,而是西高東低成斜坡狀。西側落基山麓是海拔一千二百米以上高原,而
東北赫德森灣沿岸為海拔三百米不到的平地。在這里可以體驗到多種的氣候特點和多變的環境,這點對我構成了強大的吸引力。
加拿大的大草原屬大陸性氣候,但各地也有明顯的區別。為了方便起見,可把草原三省由西南方的落基山麓到東北角的赫德森灣劃分為五個氣候帶:半干旱或干旱帶、半濕潤草原帶、副北方氣候帶、北方氣候帶和副
北極氣候帶。由于大草原南北地形差異不大,又無高山阻擋,北方干燥而寒冷的
極地氣團可以長驅直入。因此草原三省冬季寒冷,夏季則因熱帶氣團伸入南部而溫度較高。平均氣溫大致為三十攝氏度至零下四十攝氏度;無霜期南部最多達一百二十天,北部不到八十天。年降雨量在12—22英寸之間(約合300—550毫米),且多集中在夏季。但由于夏季蒸發量大,缺水情況夏季比冬季更嚴重。
草原三省與加拿大其它地區相比,水源較少(馬尼托巴省例外)。大淡水湖約占三省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其中四分之三集中在馬尼托巴省。該省雖有“水鄉”之稱,但因地勢低,對其它兩省的供水作用不大。大草原雖因有大面積的草地而得名,但實際上草地僅占其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其它三分之二是各種森林帶,極北部是無樹苔原和干旱不毛的凍土帶。氣候、水分和植被決定了土壤有機物質的累積和鈣質層的深度。
大體上來說草原三省的土壤可分為西南部的棕鈣土帶、中部的黑土帶、
西北部的灰色森林上帶和東北部的各種灰壤帶。在這些土壤帶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如煤、銅、鎳、金、鋅、鈾、鉀、石油和天然氣等等。
中國國旅的資料說這里的資源非常豐富,可謂地大物博,但是我還是喜歡欣賞這里的美景,尤其是沒有被人類活動破壞的自然環境,我不知道這樣的美景還能存在多久。更多
出國旅游報價,請登錄國旅
旅行社加拿大旅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