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到了
美國洛杉磯,我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
洛杉磯之旅了。
中國國旅的導游也理解我們的心情,早早的就把幾天的行程安排發給了我們,并且根據我們各自的需求,專門設計了一條符合我們所有人要求的路線。我們看過之后非常高興,于是我們這就開始自己的旅程。
美國洛杉磯人口不如
紐約,而占地面積卻遠遠超過
紐約,那是因為洛杉磯沒有高樓大廈,城市以平面發展為主,低平的建筑向四周延伸,居民的住房大多是一棟棟花園洋房,一般是二層小樓,房前是綠色的草地,房后是私人游泳池,房屋與房屋之間相隔一段距離,這樣占地面積較大,使整個城市無限廣大,洛杉磯的南北寬80公里,東西長140公里。在這里無車寸步難行,朋友與朋友之間相互見面需開車跑40多分鐘的路程,因此洛杉磯就成了全美擁有汽車最多的城市,幾乎是一人一輛車。
在美國的交通規定中,所有的公路一律不收費,只是過橋時才收費。對于一車兩人以上車輛免收過橋費,而且還可以在特定的行車線上行駛,一車一人的車輛嚴禁入道,否則會被罰款,政府這樣做一是減少污染,二是減少浪費能源。
中國國旅的導游向我們介紹,洛杉磯的氣候比較溫和干燥,四季如春,陽光明媚,清爽宜人。洛杉磯擁有眾多的體育文化設施,在城南邊的博覽會公園里,還座落著宏偉的奧運會體育場。在這座體育場里可容納9.2萬多觀眾。走到奧運紀念場的大門口,有一個由男女運員組成的雕像高高的矗立著,這兩名男女運動員無頭部,據說當時雕像家在雕塑時不知表現是黑種人還是白種人或是黃種人,為了不傷害那一種人只好不雕頭部,因此就成了今天這樣。
這里曾舉行過兩次奧運會,第一次是在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在這里舉行。當時中國正是“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年,
日本軍國主義占領我國
東北,當時中國政府派出劉
長春做為正式代表參加了奧運會,盡管沒有取得名次,但他必竟代表了當時4億多中國人民來到洛杉磯,標志著被視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民開始奮起的第一步。
第二次奧運會就是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這屆奧運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參加,共派出353名體育健兒,他們在賽場上頑強拼搏,不甘示弱。射擊選手許海峰在奧運會上第一個獲取金牌,從此打破中國“0”的紀錄,圓了幾代中國人渴望已久的金牌夢。也就是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共獲l 5金、8銀、9銅的好成績,讓海內外的炎黃子孫歡呼振奮,讓所有的海外人士刮目相看。就是從這一屆奧運會開始,使奧運走上了商業化。
多年過去了,當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緊張激烈的比賽場地震耳欲聾的吶喊聲早已消失,但是在我們的耳邊似乎還能聽到那激動人心的吶喊。中國國旅的導游和我們說,他最喜歡到這里來,似乎可以看到故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