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期間,
北海處處彰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旅游、宣傳、文化、體育、商務及園林等部門深挖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策劃開發出一批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活動。在北部灣廣場、
中山公園等場所分別舉行了“慶名城、賀新春”大型游園活動、古今名人詠
北海-北海書畫精品展、水彩畫展、迎春花展、第五屆龍獅大賽頒獎暨點睛儀式等文化娛樂活動;
火車站廣場焰火晚會,單場燃放量、燃放技術、藝術效果都為歷年之最,吸引了近十萬市民和游客參觀;銀灘景區舉辦了雄獅鬧春大拜年、“放飛夢想”風箏表演、北海第四屆銀灘新春冬泳活動,令過往游客大飽眼福;潿洲島景區舉辦民俗風情巡游演出、沙灘篝火晚會等一批參與性、娛樂性強的特色活動,吸引不少游客積極參與;特別是以民俗旅游為特色的老街更是好戲連連,新春音樂會、各式游園猜謎活動、“老街攝影公社”迎春攝影作品展等給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豐富的假日大餐。 此外,各縣(區)也推出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合浦縣2011年“榮好·鳳凰杯”摩托YES(全國)車友會第四屆越野公開賽,南康鎮2011年春節“名鎮杯”籃球邀請賽等。大潤發、和安、好好佳、新力、南珠宮等企業積極推出了一系列便民購物、優惠促銷、延時經營、民俗娛樂等活動,實現了購銷兩旺,7天營業額共計3619.91萬元,增幅3.17%。集“海、灘、島、湖、山、林”于一體,兼備南珠文化為代表的人文景觀的北海市越來越成為人們夏季避暑的理想城市。最近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評出2010年中國最適合夏季旅游的十大城市,北海以豐富的海洋資源、優美的海洋環境,躋身第五名。與北海一同入選中國最適合夏季旅游十大城市的還有
大連、
煙臺、
連云港、
蘇州、
長春、
海口、
珠海、
湛江、
桂林。
北海擁有海水、海灘、
海島、海鮮、海洋珍品、海上森林、海底珊瑚、海洋文化、海灘海洋運動、海上航線,構成了一個“十全十美”的海洋旅游體系,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被譽為“中國第一灘”——北海銀灘、最美
海島排名第二、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潿洲島、國家級海洋類型保護區之一的“海上森林”——山口紅樹林等著名景點。尤其是北海空氣質量非常好,被譽為“中國最大城市氧吧”,是理想的旅游及居住地。
這些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帶旺了北海旅游產業,尤其是夏季旅游,越來越多國內游客把北海作為夏季旅游的首選地。據統計,2009年,北海市接待國內外游客 815.8萬人,同比增長17.38%,旅游收入達51.67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北海市共接待國內游客已突破458萬人次,比增12.9%;接待入境旅游者3.3萬人次,同比增長14.59%;實現
國內旅游收入30.6億元,同比增長17.6%;實現國際旅游收入931.51萬美元,同比增長 17.55%。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重視濱海旅游業的轉型升級,從附加值較低的觀光型旅游業向附加值較高的度假休閑型旅游業轉變,帶動了旅游產業的協調發展。在
廣西,北海“可旅游性”僅次于桂林,形成了
廣西旅游“北有桂林、南有北海”的格局。2007年以來,北海先后入選或獲得“最具國際影響力旅游城市”、“濱海旅游目的地獎”、“中國十大休閑城市”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