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瀏覽
太山寺 又名太山龍泉寺,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3公里處風峪溝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見于沈約撰寫的《宋書》,相傳北漢時有山民石敢當,以勇敢聞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聞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當”的諧音。
太山龍泉寺位于太原市晉陽古城遺址西2公里的風峪溝太山之上,山腳下有五代后唐名將李存孝的墓葬。“太山”之名始見于《宋書》,相傳五代時劉知遠招兵買馬,有太山勇
士石敢當袖20公斤的大鐵錐應征,人莫能敵,聞名于晉陽。這里的山勢突兀崢嶸,古柏蒼翠欲滴,將龍泉寺裹藏在中間。 據舊方志所載,龍泉寺原為道教昊天祠,始建于710年(唐景云元年),毀于金元戰火,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時改為佛寺,并將附近的觀音、童子等5寺并入。據說當時天旱無雨,地方官員和眾百姓齊至太山拜佛祈雨,發現了汨汨而流的泉水,以為是虔誠求雨有應,龍王賜泉,于是給寺院冠以“龍泉”之雅名,并在泉水之上修建了龍王廟。自此,太山因有龍泉水而名聲大振,遠近朝山拜佛之人絡繹不絕,龍泉寺里晨鐘暮鼓,香火旺盛。
太山龍泉寺坐北朝南,殿閣樓臺依山勢而建,高低參差,層層鋪開。山門之外是一大片平地,窯洞式的樂樓臺基至今尚存。山門為懸山頂,額曰“山林古剎”,門檐之下的椽柱頭上還保留著道家“八卦”痕跡。左右兩翼鐘、鼓樓為磚木結構,鐘樓上的鐵鐘系1745年(清乾隆十年)補鑄,至今完好無損。進入山門便是前院,迎面二層大雄寶殿,面寬五間,進深二間;底層磚砌窯洞,供奉觀世音菩薩;上層磚木結構殿堂,原奉佛祖釋迦牟尼,殿頂的天棚上懸塑彩繪著二龍戲珠,二龍昂首欲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院中遍植牡丹、芍藥、月季等花卉,4隅有4株唐代古槐,逢春夏花開時節,滿院清香沁人心脾。前院東北隅古樹一旁,有一通高5米、寬1米的大石碑,為711年(唐景云二年)所立,字跡泯滅,已不能辨識,但碑額上雕鐫螭首仍存,尚能看出唐代風格。
太山龍泉寺地處偏僻,日軍入侵和解放戰爭時期均無太大損壞。20世紀80年代,國家有關部門對龍泉寺進行維修,定其為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近年,太原市成立了太山文物管理所,投巨資將原上山羊腸小路鋪砌為層層石階,更是錦上添花。游人行走在半山石階上,如煙如云的濃霧時聚時散,虛無縹緲,山巒綠樹飄浮在半空,鳥鳴鵲叫,分外清脆悅耳。登上太山遠眺,只見南連龍山、北接蒙山,蒼茫浩瀚,云天相連,大有飄飄欲仙之感;近觀樹高林密,龍泉寺幽雅安靜,自有一股新清的自然美神韻。每當霜秋時節,滿山紅葉,流連忘返。
¥2098起
¥2298起
¥2298起
¥1570起
¥2598起
¥146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