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來源:北京旅行社發布時間:2012-08-16
雪山巖,是一方佛門凈土。
把寺廟叢林“鑲嵌”在雪山之巔的蓮花峰下,在閩南并不少見。諸如安溪蓬萊的清水巖、南安篷華的天柱巖、清源山上的千手巖、碧霄巖和瑞像巖,無一不是依山傍崖而建的。都是“苦行僧”們靜修隱居的方外處所。
始建于唐光啟年間的千年古剎,雪山寺也不例外。原名碧蓮巖,源于身后這峰有著什么紀形成的死火山口。火山噴發造就了峰頂四周的凹凸不平,又形似蓮花的佛家寶座地貌,被游僧們給“慧眼識英雄”了,山中由此梵音不斷。直至北宋才等來了一位叫古平的僧人,在此修持。不知是因古平采百藥解黎民于甘苦之緣,還是在青燈黃卷里修行悟道之故,總之古平修成了正果。圓寂后弟子們塑其肉身,尊為古平祖師,供奉至今。宋隆興年間碧蓮寺擴建,才更名為雪山巖。
現在的雪山巖,依然逃不脫世間興衰的輪回,直到1988年才由臺北廣承巖方丈釋傳斌(俗家永春)發愿,使得寶剎重光。山門的“雪山巖”匾是署名趙樸初的金字招牌,字跡渾圓飽滿。“大雄寶殿”的執筆者也非泛泛之輩,書法界“大佬”陳金榜也。駐足仰望,仿佛從字里行間透出了一股“金榜題名”的味道。
殿內,高大雄偉的佛祖像前,頭戴冠帽的古平祖師金身依舊栩栩如生。拜了拜山居里的佛祖,拜一拜這位曾經救黎民于水火的活菩薩??M繞的香火仿佛在傳遞著人們永遠無法忘記的敬仰。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古代,又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百姓眼里,懸壺濟世的古平高僧比起那些泥塑的高高在上的神像來,應該更加地親近,功德同樣是無量的。
山亭外,只見一股淙淙的細泉,悄悄地流進了寺院下的蓮花池。孰不知這便是晉江真正的“活水源頭”。泉州人都知道,晉水之源來自東溪和西溪。東溪源頭又正是雪山上的股股清泉匯聚而成的。
亭子里,從廟祝那里討得開水。在這山嵐秀麗的曠野品茶話仙,別有一番情趣。老張一路專注的開車,這會兒活動活動筋骨,一套南少林的五祖掌舞得真是“秋風掃落葉”;老周采了些山泉,到寺里燒開,泡出的茶湯,果然甘醇味甜。他老人家曾笑言,若是學著“齊天大圣”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記,泉州人民豈不全被“惠及”啦;老吳則繞著寺前房后的書法篆刻轉了一圈,在大家的攛掇下,應了老和尚之請,留下了一幅墨寶——半壁山房伴明月,一壺香茗邀清風;而我卻在殘垣斷壁的石雕構件旁,瞧見了一只聽禪的螳螂。似乎都入了定,人走近了,也是一臉的不屑。闖過來的孩子,莽撞地捉了去,可把我給緊張的,好說歹說,才放了飛。邪乎得很,繞了一圈回來,又見螳螂趴在了佛雕前——或許正在繼續著千年的修煉吧!
有人喊了起來,仰望的天空中綻放著一朵朵鐫著晚霞金邊的祥云,絢麗多彩——美極了!我不禁記起了古人游雪山的詩句:彤云密布雪花飄,翹首層巒積態饒。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