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來源:北京旅行社發布時間:2012-08-16
再上山探幽東溪大峽谷,也就有了底氣。車子繼續沿著標有15公里的路牌而去,越過一處叫馬跳的地方,便進入了雪山峽谷地帶。有如南安五臺樂山的馬跡村使咱總要想起“蛛絲”一樣,馬跳這個地名又讓我遐想連篇了。回來一查果有名堂:原來以蓬壺的馬跳為界,西部的戴云山脈變由北東→南西走向為主,于是山嶺縱橫,峰谷相間。其中最高峰便是位于呈祥鄉境內的的雪山,海拔1366.10米。而“跳過”峽谷的天馬山(海拔1079米)則是閩江和晉江水系的分水嶺,處在桃城與吾峰兩鎮的交界,這里的天馬柑橘場出產的天馬蘆柑可真甜喲!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按觀光文宣說的那樣——把永春牛姆林稱作“閩南的西雙版納”的話,那么要是把東溪大峽谷更名為馬跳峽,豈不就是活生生的虎跳峽再現?雖說恢宏氣勢上“稍遜風騷”,但是做為“閩南版”的就足夠實至名歸的。何況還僅僅是“山寨”哉?有了“貨比三家”的比較,位列“十八景”仙班的牛姆林,該自慚形穢了吧?!要我說,天湖礦山下的“西雙版納”盡管是沾了領導“金手指”的點化,但是!如果沒有“化廢還林”,而是做為“礦山主題公園”保留下來,該是怎樣的另一番風景?
坐落在雪山之腹的大峽谷,也是屬于“老酒新瓶”。幸虧如今都時興“生態旅游”開發,要不然有如德化“岱仙瀑布”(也“位列仙班”的)一樣,不知該又是什么瀑布之類的景點問世?全長(僅指2009年春開辟的)3800米的“馬跳峽”,從柴橋頭(地名)蜿蜒直上到東溪村,上下落差70多米。縣道350線由東溪村穿過,車窗外,群山環繞,翠竹蔥蘢,松柏郁郁,猶如盆地的山谷間,農舍梯田星羅棋布。美中不足的是,已經收成或荒蕪的梯田,凋零了上鏡應有的顏色。或許已過晌午,冒出煙霧的并非抒情的裊裊飲煙,而是農戶們在燒荒或者焚燒生活垃圾熬肥吶。
這么一掠而過,才發現已駛上了峽谷的盡頭——東溪村。一塊東溪大峽谷的出口路牌,讓我們打算掉轉車頭。后來看見邊上有座名曰:風雅頌休閑農莊(粗俗的叫法就是農家樂唄),決定下去瞧瞧,卻發現景區也可以從此“順流而下”。
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退思亭,而不是山門“引導”的祝壽天書。從后門售票處(門票30元)的簡介圖片上,我們知道,景區的“鎮館之寶”便是峽谷盡頭的白龍瀑布,落差達七十米的雪山之水傾瀉而下,順著山巖又折成“三疊泉”,在“臥龍潭”內形成了一個凹陷的“龍門”,自然取了個“鯉魚躍龍門”的名號。水流順此可以百折千轉地奔騰而下,與谷中的碧玉潭、仰德池,乃至谷底的琴泉匯成一起,沿東溪奔向晉江。我們則須沿著仙門、仙梯、仙腳印、仙橋和仙池邊,一步一個腳印地順階盤旋。
停步間,舉目回看,百米崖壁宛如拔地而起地巍峨聳立著。參差的怪石奇巖,不用介紹,也無須太多的想象力,足夠惟妙惟肖的。譬如飛來石,雖沒黃山之上的危石高懸,卻也一樣搖搖欲墜得使人心驚肉跳;例如龜蛇之會,盡管比不了武漢的龜蛇二山之神似,但也小巧玲瓏得鬼斧神工,最讓人驚嘆的是,僅象龜石居然有九十九塊,仰望的、躺臥的、行走的、站立的,比比皆是,難怪有人戲稱為“世界龜谷”。尤取是那溪流旁貌似飲水的神龜之王,黑褐色的龜背巖石,似圓非圓,風蝕雨侵下留存著歷盡滄桑的痕跡,奇妙的龜頭則為青綠(疑為水位下降使然),伸向近在咫尺的涓涓細流。而那龜尾是緊縮著的,換句話講,叫隱沒于山體之中;又比如文宣介紹的沙彌聽經、觀音蓮座和老君坐像,看起來則沒有那么直觀了,許是非凡夫俗子才能窺見真顏吧!走累啦,看乏了,恰到好處的仙歇坪、怡心亭內一坐,閉目養神,徐徐地融入幽靜的自然之中,悠悠地傾聽著咆哮的飛瀑,嘟嚕的山泉,以及呢喃的溪水歡奏出天籟般的“長江之歌”~~~
然后,揮一揮衣袖,只帶走心靈的那一片云彩。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