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來源:北京旅行社發布時間:2011-06-10
美麗的武夷山幔亭峰下,一場神秘浪漫的“神仙宴”讓來自英、美、日、俄、法等8個國家的120多位國際知名旅行商如癡如醉。文公迎賓、彭祖佳肴、仙人豆腐……精致美味的武夷山傳統名菜背后藏著動人的傳說,“雙世遺”名山深厚的人文積淀讓人遐思。細品村民家釀多年的白米酒,聆聽“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曲子,賓客們仿佛進入武夷洞天仙府,飄飄欲仙。
為期4天的福建踩線行,近距離體驗福建特色的自然山水、閩茶文化、海濱風光、溫泉養生……為境外旅游業者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八閩風情、感受魅力海西的窗口。“每一次發現都是新感覺,每一次流連都有新驚喜,福建真是讓人‘驚艷’!”法國歐亞旅行社董事長林根生欣喜地說,此行除了看到武夷山、廈門、土樓等知名度較高的世遺旅游景點外,還領略了一些新的、并不廣為人知但卻頗具吸引力的旅游產品,“我最喜歡鼓浪嶼的南音和木偶戲表演,在現代化的今天還能夠完善保留這種原生態的演奏,這本身就是一種特點、一種優勢。對法國客人來說,也是對中華文化一種更深層次的欣賞,他們一定很感興趣。”
“福建旅游產業這5年的發展很快,幾乎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由‘村姑’到‘名模’的華麗蛻變,潛力不容小覷。”陪同參觀的國家旅游局駐外辦事機構相關人員透露,旅行商們紛紛表示回國后將與福建的旅行社做好對接溝通,設計一些適宜的旅游產品,拓展雙向客源市場。“福建的旅游品牌影響力正在提升,希望這位‘名模’能在國際舞臺上秀出更美的風采!”
“十一五”期間,我省旅游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尤其是2009年5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將“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確定為海西經濟區四大戰略定位之一,把加快海西旅游發展由地方決策上升為中央決策層面。此后,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整合旅游資源,優化產業發展布局等措施。國家旅游局把海峽西岸旅游區列為全國“十一五”期間優先發展的12個重點旅游區之首,牽頭編制總體規劃,出臺支持意見。
政策的重大突破,為旅游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海峽旅游論壇”成功舉辦、“小三通”的實現……福建旅游業創造了多個“全國率先”,在全國旅游發展大局中地位作用更加突出,也成為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海西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支撐。
2005—2009年,全省旅游總收入增加448億元,年均增長15.5%,旅游接待人數增加4137萬人次,年均增長17.6%。2009年,全省接待中外游客突破1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133億元,居全國第10位。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12萬人次,實現外匯收入26億美元,居全國第6位。今年1—10月,全省實現旅游總收入1091.6億元,增長18.8%。
“十一五”期間,全省旅游在建項目550個,完成項目投資超過500億元,已基本建成240個項目,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影響的旅游景區(點)。武夷仙境、鼓浪琴島、福建土樓、媽祖朝覲、水上丹霞、古田會址、惠女風采、濱海火山、曇石山文化、白水洋奇觀,構成獨具特色的福建旅游十大品牌。福州、廈門、武夷山三大旅游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更突出,閩西北、閩東南、大武夷三大旅游集群區域合作扎實推進,旅游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間,全省累計投入500多億元,建成了一批以旅游中心城市為核心,旅游交通、旅游服務、旅游標識、旅游安全等配套齊全的公共旅游服務體系。全省共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87家,旅游星級飯店413家,高星級飯店比2005年增加了150%;旅行社738家,其中5家進入全國百強。
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老百姓的旅游方式也逐漸由傳統的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游”,向更悠閑、更深入的“休閑度假游”過渡。濱海游、文化游、紅色游、鄉村游……“十一五”末期,武夷山、鼓浪嶼、泰寧、湄洲島、古田會址、福建土樓等一批景區接待旅游人數超過100萬人次,太姥山、清源山、屏南白水洋等15個景區接待游客超過50萬人次。泡溫泉、打高爾夫、玩游艇、參加房車露營……一批新潮的旅游新業態正逐步聚集人氣,形成又一個產業“興奮點”。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